ENGLISH|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联系我们
人才队伍

王保力 研究员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07
  王保力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合成楼219室
 
电话:0431-85262774
传真:0431-85262774
Email:wang@ciac.ac.cn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18-至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2011-2018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5-20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
2001-2005 吉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学术兼职
 
主要荣誉
2020年 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六)
2019年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钐元素代言人
2018年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奖励赏”
研究兴趣
以“新催化剂-新反应-新材料”的研究模式,设计金属有机催化剂用于传统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工程化以及氮气等惰性小分子活化,探究反应机理。
研究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长春应化所启动基金
研究领域和现状
极性高分子
      极性高分子被称为烯烃聚合领域最后的“圣杯”。引入极性基团可以改善传统非极性高分子材料与其他极性材料的共混和粘接性、染色性以及表面的亲水性等性质。我们利用含有较大位阻的芴-喹啉稀土催化剂实现了双极性苯乙烯与乙烯的共聚,并通过DFT计算阐明了两种极性基团之间的协同效应,首次实现了乙烯与极性苯乙烯的完美交替、等规选择性共聚合。


3,4-异戊橡胶、环烯烃共聚物、聚烯烃弹性体
      3,4-异戊橡胶可以改善轮胎的抗湿滑性,环烯烃共聚物(COC)是光学树脂,聚烯烃弹性体(POE)广泛用于薄膜制造,它们都属于高端高分子材料。我们通过稀土催化剂实现了异戊二烯高3,4-选择性聚合(99%)、催化乙烯和降冰片烯的共聚制备COC、催化乙烯和α-烯烃共聚制备POE,聚合活性、第二单体插入率、分子量及其分布在大范围内可调。

氮气活化及机理
      氮气含量丰富易得,但具有稳定的N≡N三键而难以利用。将氮气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含氮化合物是备受关注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我们通过钛烷基配合物和氮气/氢气混合气反应后分离得到鲜有报道的氮气配合物,在氢气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实现N-N键的完全断裂和N-H键的形成,与盐酸反应释放出了氨(NH4Cl),模拟工业合成氨反应。


主要代表性论文
1.B. Wang;G. Luo; M. Nishiura; S. Hu; T. Shima; Y. Luo; Z. Hou; Dinitrogen activation by dihydrogen and a PNP-ligated titanium complex,J. Am. Chem. Soc.2017,139, 1818-1821.
2.B. Wang;G. Luo; M. Nishiura; Y. Luo; Z. Hou ; Cooperative trimeriz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by lithium and samarium boryls,J. Am. Chem. Soc.2017,139, 16967-16973.
3.B. Wang;X. Kang; M. Nishiura; Y. Luo; Z. Hou ; Isolation,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a scandium boryl oxycarbene complex,Chem. Sci.2016,7, 803-809.
4. Y. Zhong;B. Wang;D. Cui ; The yttrium-catalyzed heteroatom-assisted terpol ymerization of ortho-alkoxystyrene, isoprene and butadiene with high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ity ,Polym. Chem.2021,12, 4576-4582.
5. T. Wang; C. Wu;B. Wang; D. Cui ; Isospecific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 ion of unprotected polar styrenes and ethylene by the Cs symmetric scandium precursor via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wo substituent groups,Giant,2021,7, 100061.
成果评述
 
研究组人员概况
所在课题组为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崔冬梅课题组

指导研究生
田慧(2022级直博生)王琳枫(2020级硕士生)马秋月(2021级硕士生)吴景涛(2021级硕士生)张舒楠(2021级硕士生)王毅凡(2022级硕士生)